空喊网 > 历史 > 正文

​陆弃│任丘曾是历史上的首都,天子也曾勤政爱民

2025-10-22 06:38 来源:空喊网 点击:

陆弃│任丘曾是历史上的首都,天子也曾勤政爱民

在中国历史上,不知有多少城市,有“天子之气”,而成为一国首都。最著名的,现在的首都北京,曾为古燕国首都、辽国陪都、金国中都、元朝大都、明朝首都、清朝首都、中华人民共和国首都,其他如洛阳,十三朝古都(夏、商、西周、东周、东汉、曹魏、西晋、北魏、隋、唐《武周》、后梁、后唐、后晋);西安,十朝古都(西周、秦,西汉、前赵、前秦、后秦、西魏、北周、隋、唐);安阳,七朝古都(商朝、后赵、前燕、冉魏、南燕、东魏、北齐);开封,七朝古都(魏、后梁、后晋、后汉、后周、北宋、金朝);南京,六朝古都(孙吴、东晋、刘宋、萧齐、萧梁、陈);郑州,五朝古都(黄帝、夏、商、郑、韩);咸阳为秦国首都,广州为南汉)首都,成都为蜀汉和前蜀、后蜀首都,大理为大理国首都,银川为西夏首都,沈阳曾为后金和清朝首都,杭州为五代十国中的吴越和南宋的首都等等。有一个小地方,现在只是一个县级市,鲜有人知,竟然也曾为一国首都。

这个城市,就是冀中华北油田总部所在地——任丘。

说起历史,任丘这个地方,也算是人杰地灵,古称鄚。最著名的,其是扁鹊故里,中医鼻祖秦越人的故乡;到西汉时期,巡海使中郎将任丘在此地筑城为防海口,故此地以人名为城名,取名任丘,西汉太傅、“三家诗”之一韩诗作者韩婴亦出生于此地;三国时期,曹操手下“五子良将”之一,车骑将军张郃也是任丘人;抗日战争时期的“小兵张嘎”,其原型燕嘎子(燕秀峰,电影《小兵张嘎》原型)也是任丘人。任丘还是地道战的故乡,吕正操冀中军区司令部所在地,抗战期间任丘全县地道实现了村村通,所挖地道动土方约150万方,如将土垒一道高三尺厚一尺的墙,长度可达一万零一十华里,长度与万里长城相当,因此吕正操有一个外号叫“地老鼠”,张学良曾亲热地这样称呼他。

但任丘最风光的时侯,是在两千七百多年前,曾经短暂的作为一国首都。这时侯的天子,是西周末帝周携王,他的名字叫姬望。

西周,是周文王、周武王在姜太公辅佐下打下的江山,到了第十二任君主周幽王姬宫湦的时侯,这个无道的昏君,宠信褒姒,为博得美人一笑,在奸臣虢石父的建议下,亲自导演了“峰火戏诸侯”的闹剧。“千金一笑”后果很严重,犬戎打进来时,诸侯不发一兵一卒救驾,导致周幽王与儿子伯服被杀,王后褒姒被掳走的严重后果。周幽王死后,国不可一日无君,申侯等诸侯在申国共尊废太子姬宜臼为王,即周平王。周平王在历史上很有名,他是东周的开国君主,著名的平王东迁即指的此人。但平王即位时,众多诸侯是不服的。原因有三:一、姬宜臼是周幽王的废太子,周幽王承认的太子是伯服,名不正则言不顺;二、周幽王虽然昏庸无道,但姬宜臼勾结犬戎杀了自己的亲生父亲和弟弟,杀贵族卿士大夫无数,是“汉奸”行为,诸侯不耻;三、周平王即位时,仅是个七八岁的孩子,申侯“挟天子以令诸侯”,故诸侯不服。

因为心中不服,所以诸侯们九年不来朝拜周平王。这九年,周平王等于插门当天子,申国小朝庭。周平王当政时,诸侯虢公翰不只不承认周平王,不朝拜周平王,反而联合十多家诸侯共同拥立周宣王次子、周幽王之弟姬望为天子,史称周携王、周惠王、携惠王。这个时侯是周朝“二王”当政时代,和周平王被权臣利用不同的是,姬望当政时,已二十来岁,故政由己出。姬望定都哪里呢?据《莫氏族谱》记载,“因幽王昏虐,迫弟裂土瓜分,蔓散各方。弟望迁钜鹿,即今幽都。涿州郡河间府任丘县,乃古之钜鹿。”,也就是说,姬望被周幽王封于任丘一带,这个地方古称“莫国”。为了拱卫天子,虢公翰一族立国中山,中山是哪里,今天的保定、石家庄、邢台、衡水一带也,正好对任丘形成一个半圆型包围圈。而古莫国的疆域,也不仅限于任丘一地,周边县市都辖括在内的,其实相当于今天的冀中地区。

史传周携王定都鄚县之鄚阳城(古任丘),京畿地区包括莫、易二地(约含今任丘市、容城县、安新县、雄县、保定市、清苑县、高阳县、易县、望都县、定兴县等),所辖之境,南通荆楚,北结燕国,东联齐国,西善旧晋。以辛未年(公元前770年)为周携王元年。设立百官,建造宫殿,修筑城墙,发行莫字空首布货币(有考古证据),同时发布文书,诏告天下。姬望外有王室支柱虢公翰的强力支持拱护,内有和揖百族的内政国策,政通人和。但在那个时代,弱肉强食,野蛮往往战胜文明。为什么后世孔子的儒家学说不能为春秋五霸、战国七雄所用?不合时宜也。周携王虽然是个明君,但西边的晋国却早已对他虎视眈眈。公元前760年,晋文侯姬仇趁姬望巡视虢地时,以姬望无权继承幽王大统之名,突然伐莫,一代明君姬望被晋文侯姬仇袭杀。

战国楚简《系年》记载,姬望宽裕慈仁,恩能及下,和而不流,能绥四方,因此殁后莫国上谥“惠王”。什么叫“惠”,“柔质慈民曰惠;爱民好与曰惠;柔质爱课曰惠;柔质受谏曰惠;施勤无私曰惠;慈仁好与曰惠;爱民好学曰惠;宽裕慈仁曰惠;和而不流曰惠;慈哲远识曰惠;能绥四方曰惠;子爱困穷曰惠;俭以厚下曰惠;淑质受谏曰惠;恩能及下曰惠;宽裕不苛曰惠;遗爱在民曰惠;分人以财曰惠;利而不费曰惠;抚字心殷曰惠;兴利裕民曰惠;德威可怀曰惠;泽及万世曰惠;仁恕中存曰惠;慈恩广被曰惠 ”,千言万语的美妙词汇都聚集在一个“惠”字上,足见姬望在古任丘莫地执政二十一年,惠泽当地人民,故以“惠”谥之,可以想象古任丘人民对于姬望是什么样的感情。姬望的巨大声望使周平王异常嫉妒与愤怒,故其逝世后周平王不称其为“惠王”,而赠谥号“携王”,《逸周书·谥法》解释,怠政外交曰携。周平王以姬望不拥护自己为王、坐看周室衰微曰怠政,以结交外族称王为外交,故赐恶谥“携王”。不只如此,周平王还故意抹平姬望执政的这二十余年历史,故现在正史无载姬望执政时期的史事,西周末年古任丘至环渤海一带势力一片空白。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证明,古任丘曾是携惠王的立都之地,西周的亡国之君不是无道昏君周幽王,而是一代明君携惠王。崇祯大帝亡国的故事,在两千多年前,已被姬望主演。(孙玉良 陆弃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