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喊网 > 历史 > 正文

​文化桂林市平乐县|历史沧桑的桂江

2025-10-10 15:52 来源:空喊网 点击:

文化桂林市平乐县|历史沧桑的桂江

桂江是西江的一条支流,发源于兴安县境内的越城岭主峰老山界南坡的乌龟江,上与灵渠相接,沟通珠江和长江两大水系。全长473公里,平乐县境内长74.47公里,流经桂林、阳朔、平乐、昭平、苍梧、梧州四县两市,浩浩荡荡的汇人西江。桂江风景旖旎,江如青罗玉带,飘逸潇洒。两岸奇峰险峻,青山黛绿,令人如人仙境之感。

桂江在明朝以前称为府江,据历史记载“府江,上接漓水,下达梧州……绵亘五百余里”府江沿岸山区为瑶壮人民聚居之地,在历史上屡有起义军抗官府统治压迫,明朝成化年间,明王朝曾派重兵征剿起义军,后来总督朱英采用安抚政策,各路瑶壮首领先后就抚,府江随之改称抚江,又称抚河,直到解放后才改称桂江。

桂江是广西东部地区的重要航运通道。由于河床落差大、滩高水急。若逆水行舟,必需使用纤夫上岸拉木船。如今,在桂江两岸的石头上,仍留下一道道被纤夫拉的缆绳磨擦的深痕。1921年11月,正逢桂江枯水季节,国父孙中山先生从梧州搭船溯桂江而上桂林,甚为感慨广西交通落后,他随后发表了《广西应开辟道路》的著名演说,号召广西人民应自力更生,不怕艰难、开辟公路、发展经济。

听村里的老人说,他们小的时候,经常看见湖南商船运载当地的土特产,成群结对地顺桂江下梧州或广州出售,然后又购进当地紧缺的食盐、糖、咸鱼、布匹等日用货物,沿桂江逆水而上,经灵渠进湘江返回湖南。桂江航运一时兴旺繁荣,也带动了桂江沿岸的经济发展。自1936年粤汉铁路开通后,湖南人就不走水路了,改从铁路下广东购货物。繁荣了近千年的桂江航运随之冷落萧条。沿江两岸的经济也随之衰退。

解放后,航运部门对桂江进行过几次整修,炸石疏通河道,并在险滩处设立航标,使桂江四季都能通航无阻。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后,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,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。为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,人们逐步淘汰了人力木帆船,建造大吨位的机动木船或机动铁壳船。纤夫们拉船上滩已成为历史。

来源:梁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