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喊网 > 历史 > 正文

​历史上的今天:出动海陆空三千人围剿广东一个小孩都会制毒的村子

2025-10-08 16:41 来源:空喊网 点击:

历史上的今天:出动海陆空三千人围剿广东一个小孩都会制毒的村子

惊变:“制毒第一村” 的疯狂

亚洲第一毒村有多恐怖:村中20%都是毒贩,连小孩都参与制毒

2013 年 12 月 29 日,在广东省陆丰市的博社村,一场惊心动魄的扫毒行动震撼上演,这个被称为 “制毒第一村” 的地方,就此被撕开了罪恶的面纱。

博社村

彼时的博社村,表面是个普通村落,实则深陷毒品泥潭。全村约 1.4 万人,蔡氏家族占了大头,部分家族成员竟将制毒当成 “致富经”,形成 “家族式运作、产业化经营、地方性保护” 的恶劣模式。村干部带头,制毒在村里肆意横行,简易作坊随处可见,垃圾与污水横流,化学气味弥漫,“严禁乱倒制毒垃圾” 的告示牌更是明目张胆,公然挑衅法律底线。

抓捕现场

这里毒品产量惊人,冰毒产量一度占全国三分之一,一举一动牵动着毒品市场价格,“生意做不做,关键看博社” 成了毒贩们的口头禅。村民们为了巨额利润,抛弃良知,卷入涉毒深渊。有村民处理制毒原料,日薪远超打渔数月所得,在暴利诱惑下,越来越多的人迷失自我。不仅如此,他们还暴力抗法,村里眼线众多,一有陌生人进村,消息瞬间传遍,抓捕难度极大。警方曾多次行动受阻,不法分子手持武器、易燃易爆物品与警方对峙,气焰嚣张至极。

罪恶滋生的土壤

(一)暴利诱惑,淳朴不再

博社村俯视图

曾经,博社村村民多以打渔、务农为生,生活虽不富裕,却也安稳质朴。然而,毒品带来的暴利如同一颗毒瘤,迅速侵蚀着这片土地。加工毒品原料麻黄草,一天的收入能抵数月打渔所得;剥取感冒胶囊外壳,月入过万并非难事。在如此惊人的利益反差下,越来越多的村民被诱惑,心甘情愿地卷入涉毒的黑色产业链,将传统生计弃如敝履。

(二)宗族纽带,沦为帮凶

博社村蔡氏家族人口众多,宗族关系紧密,本应是团结向善的力量源泉,却被不法分子利用。在宗族观念的裹挟下,家族成员间相互包庇、掩护,以家族之名行违法之事。村干部带头参与制毒,更让村民觉得有了 “靠山”,家族纽带沦为毒品犯罪的坚固帮凶,让警方的侦查与打击困难重重。

(三)监管缺失,野蛮生长

抓捕现场

当地曾经监管力量薄弱,警力不足,面对复杂隐蔽的博社村毒品产业,难以做到有效管控。漫长的海岸线、错综复杂的村落布局,为毒品的走私、运输提供了天然屏障。警方前期侦查时,常因村民眼线众多、通风报信而受阻,这使得博社村的毒品产业在一段时间内肆意生长,渐成气候。

正义集结:雷霆扫毒行动

(一)线索浮现,锁定毒巢

70 多吨麻黄草残渣

警方与这 “制毒第一村” 的较量,早早就已拉开帷幕。2013 年 1 月,警方在博社村附近发现 70 多吨麻黄草残渣,这可是制造冰毒的关键原料,紧接着 2 月又捣毁 84 个麻黄草提炼窝点,缴获的麻黄草能制成超两吨、市值超两亿的冰毒。警方顺藤摸瓜,在群众举报助力下,博社村这个罪恶之源终于浮出水面。

抓捕现场视频

可侦查谈何容易,博社村村民极度排外,眼线遍布,一有风吹草动,消息瞬间传遍全村。村里房屋密集拥挤,“亲吻楼” 林立,道路狭窄难行,汽车难进,路牌、门牌号缺失,宛如迷宫,给警方办案增添重重阻碍。

(二)重兵出击,海陆空协同

抓捕现场

2013 年 12 月 29 日凌晨,广东警方雷霆出击。三千余名警力、570 部车辆、2 架警用直升机严阵以待,组成 109 个抓捕小组。李春生副省长一声令下,行动开始。直升机高空盘旋监控全局,快艇在海面巡逻封锁,警力如猛虎般从地面强攻。

抓捕现场

抓捕小组迅速突进,制毒分子还在睡梦中就被包围。警方在迷宫般的村落精准定位,捣毁制毒工场 77 个、炸药制造窝点 1 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 182 名,缴获冰毒 2925 公斤、K 粉 266 公斤、制毒原料 23 吨,枪支弹药一批。蔡东家等头目纷纷落网,“制毒第一村” 的嚣张气焰被彻底扑灭。

破晓:毒瘤终除,曙光初现

这场雷霆行动战果斐然,捣毁制毒工场 77 个、炸药制造窝点 1 个,抓获犯罪嫌疑人 182 名,缴获冰毒 2925 公斤、K 粉 266 公斤、制毒原料 23 吨,枪支弹药一批。其中,“制毒第一村” 的关键人物、原村支书蔡东家的落网,更是大快人心。他长期为制贩毒充当 “保护伞”,终被法律严惩,2019 年被依法执行死刑,彰显了法律的威严与公正。

博社村,这个曾经的 “制毒第一村”,在经历了这场惊心动魄的扫毒行动后,逐渐回归正轨。村庄重建 “两委” 班子,开展禁毒宣传,进行村容村貌整治。如今,博社村已难寻昔日制毒的阴霾,“远离毒品,珍爱生命” 的标语随处可见,村民们积极配合禁毒工作,曾经被毒品侵蚀的土地,正重新焕发生机。

打击毒品犯罪

“雷霆扫毒” 汕尾行动,不仅是对博社村毒瘤的精准切除,更是向全国涉毒犯罪发出的强力震慑。它为各地禁毒工作提供了宝贵经验,让人们看到打击毒品犯罪的坚定决心与强大力量。多年过去,禁毒警钟长鸣,我们坚信,在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下,毒品的阴霾必将彻底消散,每一寸土地都将充满阳光与希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