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喊网 > 八卦 > 正文

​廖静文:19岁时爱上47岁教授,10年后丈夫去世,她终生未再嫁

2025-10-25 04:04 来源:空喊网 点击:

廖静文:19岁时爱上47岁教授,10年后丈夫去世,她终生未再嫁

作为徐悲鸿的最后一任妻子,廖静文这个名字,是和徐悲鸿紧密联系在一起的。

廖静文19岁时和徐悲鸿相识,23岁结婚,30岁时丈夫去世。余下的60多年时间,她没有再嫁任何人,而是在对亡夫的追忆中度过了漫漫余生。

她为何要过这样的生活?她和徐悲鸿之间的感情,真的有这么感天动地吗?

1.

廖静文1923年出生于湖南长沙县的一个普通家庭,虽然家境并不优越,但父母还是倾尽所能培养她。十几岁时,廖静文立下志向:长大要成为居里夫人那样的人!

但是时逢乱世,想要实现心中梦想哪有那么容易?廖静文只能选择曲线救国。

1942年,廖静文离开故乡湖南到广西考大学。可是她所乘坐的火车,在路上遭受敌人轰炸而被迫停开了。等廖静文千辛万苦赶到桂林,发现大学报名日期早已截止。

大学读不了,生活却必须继续。廖静文决定在桂林找份工作,暂时安顿下来。

正在这时,廖静文在报纸上看到了中央美术学院招聘图书馆管理员的广告,她当机立断报名应征,希望先得到这个职位,再继续想办法读大学。

面试的时候,廖静文卸下负担,侃侃而谈,她的知识面十分渊博,上到诗词歌赋下到美术作品鉴赏,均对答如流,浑身上下散发着自信的光芒。

担任主考官的徐悲鸿对廖静文的印象十分深刻,夸奖她:“小鬼,你懂的真不少!”。

虽然考得不错,但是40:1的录取比例,廖静文也没抱什么指望。但正当她打点行装准备回家时,她却以第一名的优异成绩收到了录取通知书。

从此,廖静文一边做着图书管理员的工作,一边成为了徐悲鸿的学生。因为感谢徐悲鸿的知遇之恩,廖静文总是在忙完本职工作后,跑去帮徐悲鸿整理画案。

也正是在近距离观察徐悲鸿作画的过程中,廖静文逐渐被徐悲鸿的才华深深吸引。

2.

不过,此时的徐悲鸿过得并不如意。他和妻子蒋碧薇已经分居好几年,却丝毫没有和好的迹象。

廖静文对此十分不解,问他:“您为什么要遗弃自己的妻子呢?”

徐悲鸿说:“我们性格不同,爱好不同。”

其实,徐悲鸿和蒋碧薇之间,也是有过一段轰轰烈烈的感情的。只是由于徐悲鸿忙着绘画,而蒋碧薇一直原地踏步,两个人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,感情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淡。

后来,蒋碧薇怀着二胎时,徐悲鸿却和学生孙多慈相爱了。蒋碧薇对此大为震怒,吵闹不休,将事情嚷嚷的世人皆知。最终,孙多慈不得不和徐悲鸿分手。

但蒋碧薇并没有认真修复与徐悲鸿之间的关系,她一见到徐悲鸿就会破口大骂,两个孩子,也会连带着一起骂,导致徐悲鸿一想起回家就头疼紧张。

而与此同时,蒋碧薇怀着报复心理,和已婚的张道藩有了暧昧关系,这让她和徐悲鸿之间的裂痕进一步扩大。蒋碧薇曾在信中对张道藩说:“若没有和你的这一段爱情,也许我会活不下去。”

情感上的挫折严重影响到了徐悲鸿的状态。

一天晚上,廖静文发现徐悲鸿在院子里踱步叹气,便披了件大衣走了出去,对徐悲鸿说:“我感觉您似乎有很多痛苦。”

徐悲鸿说:“你不用管我的事,我睡不着,只是因为心里难受,我已经8年无家可归了。”

廖静文把大衣递给徐悲鸿说:“真希望您能和您的妻子早日和解。”

徐悲鸿叹了口气:“已经不可能了。”

3.

经过这晚的沟通,廖静文看向徐悲鸿的眼神里多了一丝同情和怜悯。她不忍心看着这位出色的艺术家为了日常琐事劳神费力,便主动照顾起徐悲鸿的生活起居。

相处时间久了,两人之间逐渐有了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,但他们相差28岁,还有未曾与徐悲鸿完全划清界限的蒋碧薇的存在,感情进展阻碍重重。

风言风语传到蒋碧薇的耳中后,她遏制不住怒火,马上以徐悲鸿合法妻子的身份给廖静文的父亲和姐姐写信,批评廖静文小小年纪不学好,插足老师的婚姻。

廖父得知此事后非常气愤,马上写信来,狠狠训斥廖静文:“一个人可以不流芳百世,但绝对不能遗臭万年!”

廖静文的姐姐也苦口婆心地写信劝说:“不要破坏别人的婚姻,这是不道德的事情。”

廖静文委屈又难过,她当即给徐悲鸿留下一封离别信,上面说:“我要走了,如果4年之后,我们彼此都未婚未娶,再考虑在一起的事。”

徐悲鸿看到信后痛苦万分,他迅速追出来,对廖静文说:“请你给我一点时间,我会把一切都安排妥当的!”

之后,廖静文以第一名的好成绩考入程度金陵女子大学化学系,开始了崭新的学习生涯。

而徐悲鸿也多次提出要和蒋碧薇断绝夫妻关系。蒋碧薇却一边和张道藩纠缠不清,一边坚决不同意办理离婚手续。

怒火中烧的徐悲鸿无心创作,多次去成都寻找廖静文,希望廖静文不要迅速投入到新的感情生活中。

1944年,徐悲鸿又一次来到成都探望廖静文。途中,徐悲鸿遇到大雨,车子坏在半路上。他淋着雨,踩着泥,一路摸爬滚打奔波了40华里,才赶到了廖静文的学校。

这次回去后,徐悲鸿因为过度劳累而病倒了。

廖静文得知徐悲鸿身患重病的消息后,再也无法克制自己的情感。为了照顾徐悲鸿,她甚至办理了休学手续,从此不顾一切地陪在了徐悲鸿的身边。

见廖静文对自己如此痴情,徐悲鸿既感动又愧疚。他破釜沉舟,在报纸上刊登声明:徐悲鸿与蒋碧薇女士因性格不合,已断绝同 居关系八年有余。

同时,他迅速和廖静文订婚,并刊登启事:徐悲鸿廖静文在筑订婚,敬告亲友。

4.

得知徐悲鸿和廖静文终归是在一起了,蒋碧薇怒不可遏,她对徐悲鸿说:“想离婚可以,但你必须给我100万现金,100幅作品,40幅古画,以及每月收入的一半!”

面对如此严苛和不合情理的条件,连律师都说,除了要给蒋碧薇儿女的抚养费,其他都可以置之不理。

徐悲鸿却一一答应,他开始夜以继日的作画,努力赶制100幅作品,辛劳之下,他因为高血压和肾炎并发住进了医院。

这次,又是廖静文睡在医院的地板上,没日没夜的照顾了徐悲鸿四个月,徐悲鸿才得以康复出院。

1946年1月14日,51岁的徐悲鸿与23岁的廖静文在贵阳举办了婚礼,两人总算是有了一个真正的家。

婚后,廖静文一边打理家庭事务,一边整理徐悲鸿的书画,还要照顾徐悲鸿的身体,日子过得无比繁忙。

在外人看来,廖静文嫁给知名画家,生活肯定是无忧无虑的。但事实上,徐悲鸿这些年来没有储蓄的习惯,还要倾尽所能满足蒋碧薇离婚时提出的要求,经济方面早已陷入困顿。

1951年,徐悲鸿突发脑溢血导致身体瘫痪。

面对高额的医疗费,廖静文只能到处筹钱,同时节衣缩食,倾尽全力照顾徐悲鸿熬过了危险期。

徐悲鸿出院后,廖静文每天坚持给他按摩、打针、疗养。

经过一年多的康复治疗后,徐悲鸿终于能够下床活动了。他马上投入到工作当中,想把生病期间耽误的工作一并补回来。

可是忙碌让他再一次发病,这一次病倒后,58岁的徐悲鸿去世了,此时的廖静文才仅仅30岁。

5.

悲痛欲绝的廖静文没有选择再嫁,而是致力于为徐悲鸿未竟的事业而活。

她将徐悲鸿留下的画作和收藏的艺术品,全部无偿地赠送给了国家;

她努力撰写《徐悲鸿传记》,想尽办法筹建徐悲鸿纪念馆;

她创建了徐悲鸿艺术学院,培养了一大批美术专业人才;

她悉心呵护徐悲鸿的儿女们,用自己的全部积蓄,供徐悲鸿与蒋碧薇的女儿徐静斐读书。

徐静斐考上安徽农业学院后,廖静文以最快的速度抚恤金中取出1500元拿给徐静斐。在徐静斐读书期间,廖静文不断寄钱,帮助徐静斐顺利完成了学业。

自然灾害时期,徐静斐一家人陷入巨大危机中,廖静文虽然自己也缺吃少穿,但还是咬紧牙关节衣缩食,帮助徐静斐一家渡过难关。

2003年,徐静斐的儿子要买房子还差几万块钱,廖静文一下子拿出了5万块钱递给徐静斐。这5万块钱里,大多是一元两元的小额钞票,是廖静文省吃俭用多年积攒起来的。

从小在父母的争吵中长大,内心充满不安的徐静斐,后来回忆起亲生母亲蒋碧薇,总是想起母亲专横跋扈的一面,而对继母廖静文,她却充满了尊敬和感激。

从19岁到92岁,廖静文这一生,似乎都在为爱而活。有人认为她太过执拗,也有人觉得她在完美演绎着“人间大爱”。

但对廖静文自己而言,守护亡夫留下来的一切,不过是她认为最符合内心需求的生活方式而已。

2013年,廖静文90岁大寿之际,一位宾客对她说:“徐悲鸿先生并没有离去,您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纪念他,他便成为了长生不老的传奇。”

廖静文听后泪水横流,她说:“如果有黄泉,我会告诉他我这60年来对他的思念。”

1982年,廖静文在回忆录《徐悲鸿的一生——我的回忆》中评价徐悲鸿:“悲鸿善解人意,体贴入微,画不仅画得好,又很顾家。”

而徐悲鸿的前妻蒋碧薇却在《蒋碧薇回忆录》中批评徐悲鸿:“我18岁就和他在一起,过着漂泊不定的生活。他不知道心疼人,让我受尽了痛苦和磨难。”

两个女人对徐悲鸿的不同评价,代表了两人对待感情的两种截然不同的态度。

廖静文记着的,是和徐悲鸿朝夕相处的点点滴滴,琴瑟和鸣的朝朝暮暮。而蒋碧薇却忘记了两人曾经的美好,只剩下了抱怨和委屈。

相爱容易,相处很难。对待感情的包容度,决定了感情生活的长远度和幸福度。

好的婚姻,不是天生的,而是慢慢经营出来的。徐悲鸿与两任妻子之间的爱恨纠葛,或许能带给我们一些启发。

你怎么看?欢迎留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