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喊网 > 生活 > 正文

​地震带分布图世界,中国地震带分布图

2025-09-10 05:17 来源:空喊网 点击:

地震带分布图世界,中国地震带分布图

地震带分布图显示了地球表面上不同地区的地震活动状况。世界上最活跃的地震带主要位于环太平洋地区,成为“环太平洋地震带”;另外,副本进行成阿尔卑斯山地震区、中亚地震区、西南美洲地震带、喜马拉雅山地震区等。由于板块运动等自然因素,全球地震活动呈现出明显的区域性差异。

一:地震带分布图世界

全球每年发生的地震总数约为500万次,其中人能感觉到的地震约5万次左右。能造成破坏的5级以上地震约1000次。其中,5.0~5.9级约800次,6.0~6.9级约120次,7.0~7.9级约18次,8.0级以上大地震约1次。

地震在地球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,板块结合部位,是主要的地震分布区。宏观上,全球有4个主要地震带(图1-8)。

(1)环太平洋地震带。即太平洋的周边地区,包括南美洲的智利、秘鲁,北美洲的危地马拉、墨西哥、美国等国家的西海岸,阿留申群岛、千岛群岛、日本列岛、琉球群岛以及菲律宾、印度尼西亚和新西兰等国家和地区。这个地震带是地震活动最强烈的地带,全球约80%的地震发生在这里。

(2)欧亚地震带。该带从欧洲地中海经希腊、土耳其、中国的 *** 延伸到太平洋及阿尔卑斯山,也称地中海-喜马拉雅地震带。这个地震带全长2万多千米,跨欧、亚、非三大洲,地震占全球地震的15%。

(3)海岭地震带。分布在太平洋、大西洋、印度洋中的海岭(海底山脉)。

(4)大陆裂谷地震活动带。大陆裂谷地区,相对来说也是地震多发地带。但与前三个地震带比较,这类地震带规模较小,地震活动比较弱,大都属浅源地震。这类地震带在地貌上常表现为深水潮,东非裂谷、贝加尔裂谷、亚丁湾裂谷就是这类地震带。

二:地震带分布图中国 清晰

成都市的武侯区邻近地震带。

作为整个成都地区,其中最靠近地震带的应该是邛崃市。但是邛崃市作为地级市并非是一个区。所以更靠近地震带的区域,应该是武侯区。

邛崃位于龙门山地震断裂带的一裂纹带,而武侯区则是从这个直线距离相对更近。

三:地震带分布图中国四川

1、我国火山、地震的分布

我国受太平洋板块、印度洋板块的挤压,地震带十分发育。20世纪以来,我国6级以上的地震共发生800余次,

主要的火山和地震带的分布如下图所示,其中规模较大的火山群有:五大连池、长白山天池、卡尔达西,规模较大的地震带有:西北地震带、华北地震带、南北地震带、喜马拉雅地震带、滇西地震带、东南沿海地震带、环太平洋地震带。

图1 中国主要的火山地震带分布

2、地震的成因

地震的形成,有多种可能的诱导因素,由此可以将地震分为五类:

①构造地震,地壳运动时,各个板块之间相互挤压,使得岩层受力变形,在地壳薄弱的部位发生断裂错动;②火山地震,火山爆发喷出地面时,引起的震动;③塌陷地震,溶洞陷落或矿井顶部塌陷引起的地表震动;④诱发地震,由于水库蓄水等引起地地震;⑤人工地震, *** 爆破、地下核爆炸等原因引起的地表震动。

地震带分布图世界,中国地震带分布图-第1张图片-

图2 地震的示意图

板块运动引起的构造地震,占全世界地震地90%以上。世界共有六大板块,板块之间主要有两种边界:①生长边界,即两个板块相互远离,产生海岭、断层和新的大洋(红海正在逐渐扩大);②消亡边界,即两个板块相互挤压,产生山脉、海沟、火山与地震带。世界六大板块的边界如下图所示,其中我国位于亚欧板块,受到印度洋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的挤压,火山、地震频发。

图3 世界六大板块分布图

3、地震的危害

地震发生时,会以地震波的形式快速地释放能量,使得地表产生振动,引起地表建筑物地倒塌、滑坡、崩塌、地裂缝、海啸等自然灾害,并有可能引发火灾、水灾、有毒气体泄漏等次生灾害。

图4 地震造成的地裂缝

4、地震震动的特点

地震波由震源产生,迅速向四周扩散。地震波分为横波(P)、纵波(S)和面波(L),其中纵波传播速度最快,横波次之。因此在地震发生时,地表建筑物往往先开始上下摇动、再左右晃动。

图5 横波与纵波的传播速度

5、地震中,如何逃生

从地震开始发生,到对建筑物造成损害,平均只有12秒。在发生地震时,可以择机选择以下几种方式逃生:

①在平房或者低楼层,可迅速跑向室外的开阔地带,远离房屋等建筑;

②在楼房高层,不可乘坐电梯,应迅速躲到洗手间、桌子、床铺下面,在第一波地震后迅速撤离,以防强余震;

③在学校、影院等人口密集区,切勿慌乱,就近躲到墙角、桌椅下面;

④如果有充足的时间,关闭电源、煤气。

图6 “活命三角”示意图